2014年5月22日,巴育·占奥差领导的国家维持和平委员会(NCPO)发动了军事政变,推翻了英拉·西那瓦政府,声称要恢复国家稳定。然而,这次政变不仅仅是权力的暂时接管,而是开始了一个更长久的政治重组过程。自此,泰国经历了长达十年的政治变迁,尽管当时的政变承诺只是“短暂的过渡”,但实际上,这一时期塑造了所谓的“巴育体制”,深刻影响了泰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
政变后,巴育通过颁布临时宪法、解散议会、控制媒体等手段,迅速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宣布自己为总理,并建立了以军方为核心的过渡政府。通过控制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巴育体制在初期表现出强烈的集权特征。然而,巴育体制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巴育政府倡导保守价值观,强调国家统一和传统文化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和青年一代的需求相悖,导致社会裂痕加深,国内面临反对派的强烈反弹。国际社会也对泰国的民主倒退表示担忧,尤其是美国和欧盟,对泰国政变后的政治局势表示强烈不满,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这些内外挑战使巴育政权在初期面临巨大压力,也导致了泰国民主进程的倒退和社会矛盾的加剧。
清迈大学人文学院教授Atthachak Satyanurak 教授用“黑暗”这个词展示了2014年政变后泰国政治的图景,用Atthachak的话来说,这里的黑暗可以有两种解释,包括“如此黑暗以至于人们看不到自己所渴望的未来”和“来自智力盲区的黑暗”。(清迈大学法学院“政变十年”研讨会)
2023年选举的结果反映了泰国社会对民主政治制度的渴望。许多政党都认为“巴育政权”已经结束了,但是真的结束了吗?还是舞台上的人物退回了幕后?还是什么都没发生过?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4年5月22日,正值巴育政变十周年,再次回顾这一事件,从“巴育体制”到“精英政治”泰国社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是否得到了发展还是在倒退?
赛塔总理上任后,致力于推动经济改革,吸引外资,改善投资环境。他提出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旨在提升泰国的国际竞争力,并通过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推动经济转型。例如:大力支持电子商务和数字支付系统的发展,试图将泰国打造为东南亚的科技中心;在文化教育方面,赛塔认识到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教育改革计划,旨在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主张通过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以适应新经济时代的需求;此外,他还倡导教育公平,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确保所有孩子都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在外交方面,赛塔总理采取了更加积极主动的策略,上任后的176天内就出访了16个国家和地区,以寻求更多的合作;推动区域合作,积极参与东盟事务,加强与邻国的经济和安全合作。同时,他也注重提升泰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推动多边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
尽管赛塔总理的政策显示出积极的改革意图,但他也面临诸多挑战:泰国经济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如收入不平等、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等,仍需赛塔政府加以解决,尽管赛塔提出了多项经济改革措施,但在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提升国家竞争力,仍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泰国社会长期以来存在的政治对立和社会分裂问题依然严峻。虽然赛塔政府试图通过改革和发展来缓解社会矛盾,但如何在保守势力与改革派之间找到平衡,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此外,青年一代对政治参与和民主权利的诉求依然强烈,如何回应这些诉求,避免新的社会动荡,是赛塔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
泰国现任总理赛塔和前总理巴育
显然,赛塔上任后,标志着泰国结束了自2014年军事政变以来的军政府统治,重新回到民选政府的轨道,他的上任不仅仅是领导人的更替,更象征着泰国政治精英在新时代的重新定位和权力整合。作为一名商界精英,他的政策主张更多地反映了精英阶层和中产阶级的利益。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赛塔依赖于与商界、政治精英的密切合作,以期通过稳定的经济发展实现政治稳定。
但是,这真的意味着泰国进入了新阶段(精英政治)吗?其实不然,赛塔总理此前七个多月的总理之路看似平稳,实则举步维艰,最近的罢免风波更是让总理之位变得风雨飘摇。据泰媒消息,近日,40名上议院议员向泰国宪法法院递交了弹劾赛塔的请愿书,强烈要求依法罢免赛塔的总理职务,因为赛塔总理违反了泰国宪法的第170条法律,在明知道皮集有行贿案底的情况下,仍然任命其为泰国总理府部长。5月23日,九名宪法法院法官中有六人投票通过了罢免赛塔总理职务的请愿书,但并未暂停总理职务,且要求其于6月7日作出书面解释,预计法庭将对此案进行两到三个月的审议,然后才会作出判决,此案可能会让赛塔的总理之路就此止步。这也引发了相关人士的质疑,到底谁在背后密谋弹劾赛塔?泰国的精英政治能否持续下去?是否还会回到保守政治的时代?但是除了时间,无人能给出确定的答案。
十年风雨,泰国从巴育体制到赛塔精英政治的变迁,反映了泰国政治生态的深刻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泰国社会经历了诸多挑战和动荡,但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未来,赛塔政府能否安全度过这一任期,并在下一任期中获得胜利,带领泰国实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仍需拭目以待。